2009/8/25

關於與能投票制「無人可當選」疑慮的回應(20090825)

有網友「暗夜精灵_赵同学」(zzyy163163@gmail.com)提出過疑慮,
認為「與能投票制」將會導致「無人可當選」的情形,
並且最終會變成扼殺少數意見的一種機制。

針對該網友的意見,我在這裡作一些簡單的回應:

z君曾經提出了一個很極端的hard case,
藉此說明「與能投票制」會導致「無人可當選」的情形:

--------
假設:某次選舉中,選民有100人,而候選人有3人。
再假設:這100位選民,都支持,而且只支持甲候選人。

在此兩重假設下,這一百張選票勢必都是:
甲1票(肯認票)
乙0票
丙0票
其餘皆非2票

最終結果:
甲雖然得到了全部的肯認票100票,
但卻因為輸給了「其餘皆非」的200票,
結果反而落選。
--------

z君所提的例子雖然很有見地,
但z君似乎看錯了「與能投票制」的計票方式。

在「與能投票制」中,
一個選民能夠圈多少個選項,完全由「候選人數」決定。
如果有三組候選人,則選民可以圈3/2=1.5=2個圈項(無條件進位)。
同理,四組候選人圈二項,五組圈三項、七組圈四項。

z君所舉的例子是三組候選人,
因此選民可以圈二項,而非z君所以為的三項。

然而,儘管z君看錯了計票方式,
但z君的疑慮確實指出了一個理論瑕疵:

倘若「肯認票」與「其餘皆非」的票數相同時,
則「與能投票制」並沒有判定勝選或落選的機制。

針對此一理論瑕疵,我想到的解決方式是參數法:

透過設定一個「參數」,
使「其餘皆非」的票值低於「肯認票」的票值,
如此就不會出現前述理論瑕疵的困境。

這個參數,可以設定得很簡單,也可以設定得很複雜。
可以設定為常數,也可以設定為變數。

該如何設定這個參數,
取決於一個社會如何看待「正面表述」與「負面表述」的價值。

倘若社會認為前者價值遠高於後者,
則不妨將「其餘皆非」的票值設定得低一些,反之亦然。

又,倘若社會在政治上的對立比較激烈,
則不妨將「其餘皆非」的票值設定得低一些,反之亦然。

該如何設定這個參數,其實可以根據民情與需要而有調整;
然而,無論怎樣調整,最好都別將這兩者的票值設定得相差太多。

這種降低「其餘皆非」票值的作法,
其實我最初在構思整個方案時便曾想過。

然而,我之所以後來還是決定採行「票值一比一」的方式,
是因為我不希望把「其餘皆非」的票值設定得太低;
如此一來,則它作為“淘汰爛蘋果”機制的功能,便大打折扣了。

這套「與能投票制」的前身,是所謂「雙票制」。
最初的構想,就是讓選民擁有兩張選票,
一張肯認票,表達「支持」的意見;
一張否定票,表達「反對」的意見。

但僅有一張否定票,實在不足以淘汰多個爛蘋果,
因此才發展為後來的「與能投票制」。

倘若現在把「其餘皆非」的票值,降低成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,
則幾乎大多數的候選人都很容易就能通過這個門檻。

當一個門檻是絕大多數人都能通過的時候,
則它便不足以作為鑑別適任與否的標準。

我認為,這個門檻,是維繫民主政治很重要的一道防線。

民主政治除了外部敵人(獨裁者、極權統治、帝國主義、....)外,
最可怕的對手,其實是內部的敵人。

誰是民主政治的內部敵人?
其實就是「人民自我統治意識的薄弱」!

民主政治的原意,是為了讓人民能夠自己當家作主、自我管理。
代議政治的正當性只有一個,就是直接民主的可行性太低。

但我們不可因為直接民主的可行性不高,就完全隨便代議士胡搞亂搞。

現代的民主政治,使得人民幾乎只有在投票日當天才變成“頭家”,
其餘時候都只是代議政客的籌碼或芻狗。

正因為選民沒有自覺,隨意放任代議士亂搞,
所以選民才不斷地被異化、邊陲化。

然而,要想全面教育選民、喚醒選民,
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與其期待選民完全改變,
不如設計一套好的制度,讓選民很容易就能淘汰一些政客。
當政客的淘汰率高,則政客就會稍微用心一點去服務選民。

民主政治的另外一個內部敵人,是賄選。

革命不是請客吃飯,但選舉卻常常是請客吃飯。
賄選與選民服務,很多時候只有一線之隔。

無論政客是慷金主之慨,或是慷國家之慨,
總會有選民會認為有「在選票上回報」的“義務”。

然而,除非政客真能造福絕大多數的選民,
不然,政客多半只追求造福小部份選民,只求達到勝選門檻即可。

這就是陳水扁明明有四成將近五成的得票率,
但在施政上卻永遠只顧討好不到三成的深綠選民的原因。

因為他只要喊喊台獨,罵罵外省人,就可以換到三成的鐵票;
但力圖改革、去除陳痾,卻未必能換到相對應的票數。

要想政客真正關心全體選民,
就必須讓“不關心全體選民”的政客容易被淘汰。

倘若選制的淘汰門檻太低,
永遠都有政客想走偏鋒賭賭運氣,
或是靠著操作棄保效應,來得到自己不應該得到的選票。